未来的城市是怎么样的?老城区如何更新?难以计数的老住区是否只有拆迁才是唯一的归宿?城市的演进是否必须以抹去历史记忆为代价?新和旧如何衔接融合?
设计背景
场地选择在中国东南沿海某城市老城区。场地内都是低矮的老建筑,以一层为主,基本都是坡屋顶结构。建筑密度极大,无论建筑形式还是场地的肌理,数十年来几乎无改变。住区内部除了居民的住宅鲜有配套设施,活力丧失,年轻人大都搬出。传统的居住结构导致住区内的道路都成东西向,南北沟通不便。
设计理念
像这样有历史回忆价值却不具有文物价值的老住区在中国到处可见,考虑到了老房子的潜在价值,我们尽可能保留原有老建筑的基本结构。将社区活动中心的主体建筑置于老建筑之上。各个功能依照场地巧妙组织串联,成为一座连接三条东西向道路的绿色之“桥”,方便居民穿越。屋顶植草可上人,增大了活动空间,强化了社区中心的凝聚力,同时通过自身线性的体量将原本周围散乱小院落激活,可作为室外剧场或活动空间之用。
绿色设计
设计背景
场地选择在中国东南沿海某城市老城区。场地内都是低矮的老建筑,以一层为主,基本都是坡屋顶结构。建筑密度极大,无论建筑形式还是场地的肌理,数十年来几乎无改变。住区内部除了居民的住宅鲜有配套设施,活力丧失,年轻人大都搬出。传统的居住结构导致住区内的道路都成东西向,南北沟通不便。
设计理念
像这样有历史回忆价值却不具有文物价值的老住区在中国到处可见,考虑到了老房子的潜在价值,我们尽可能保留原有老建筑的基本结构。将社区活动中心的主体建筑置于老建筑之上。各个功能依照场地巧妙组织串联,成为一座连接三条东西向道路的绿色之“桥”,方便居民穿越。屋顶植草可上人,增大了活动空间,强化了社区中心的凝聚力,同时通过自身线性的体量将原本周围散乱小院落激活,可作为室外剧场或活动空间之用。
绿色设计
屋顶植草增强了建筑的热工效果。采用雨水收集系灌溉植被。设置可调节光线系统避免了强烈阳光的直射。立面上垂直种植植物,形成绿墙,即节能降耗,又有良好的景观效果。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aalborg portland白水泥。